瓜分500万红包
瓜分500万红包
— 机会不容错过 —
— 机会不容错过 —
河内市容
越南本土企业技术能力与采购需求
来源: | 作者:越中会展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27 | 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越南登山装备领域发展现状

越南凭借丰富的山脉与森林资源,正成为东南亚户外运动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。数据显示,越南户外运动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突破8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7.3%。登山徒步作为核心细分领域,其装备需求持续攀升,2023年登山杖全球市场规模达5亿元,越南市场增速预计超全球平均水平,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亿元。热销品类包括登山鞋、登山杖、护具及头盔,月销售额约300万美元。越南政府通过支持旅游业发展(如基础设施建设、赛事举办)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容。

市场需求与进出口特征

越南登山装备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:消费者偏好轻便、防雨防晒且性价比高的产品,登山杖、专业护具及多功能背包是采购重点。进口依赖度较高,约80%的户外装备依赖进口,中国为主要供应国之一。2024年越南自中国进口机械及电子设备类产品达1797亿美元,其中登山装备零部件占一定比例。出口方面,越南本土企业以贴牌生产(ODM/OEM)为主,例如浙江正特在越南生产遮阳篷、户外家具,并与沃尔玛等国际连锁超市合作。

贸易壁垒与市场准入政策

越南对进口登山装备实施严格技术标准,需符合越南国家标准(TCVN)及强制性CR认证,部分产品需提交技术文件及安全证明。进口关税方面,机械设备类产品在ACFTA框架下可享受优惠税率,但部分高附加值装备仍需缴纳10%-30%关税。此外,越南禁止进口二手消费品及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装备,对中国企业出口形成一定门槛。

政策扶持与产业链配套

越南政府通过税收减免、产业集群建设等政策吸引外资。例如,广南、海防等地的工业集群聚焦户外装备制造,配套企业涵盖原材料供应、物流服务等环节。中国企业如扬州金泉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,利用低成本优势布局帐篷、睡袋等产品线,2021年自产产能达38万顶帐篷,并代理瑞典北极狐等品牌拓展下游市场。此外,中越经贸合作机制(如“两廊一圈”与“一带一路”对接)为技术转移与投资提供便利。

越南本土企业技术能力与采购需求

越南本土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较弱,主要依赖进口核心部件。头部企业如Vietnam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(VME)通过与国际品牌合作提升工艺水平,成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。采购需求集中于高性价比的成品装备及智能化配件(如GPS定位仪、轻量化材料),且倾向于“设备+耗材”组合采购模式,例如“鱼竿+鱼饵”套装在垂钓领域已形成稳定需求。

中越企业合作与投资案例

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与产业链协同深度参与越南市场:


浙江正特在越南有户外用品生产基地项目,生产遮阳篷、遮阳伞、户外家具,在越南市场表现良好;

扬州金泉在越南建设帐篷、睡袋生产线,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54.4%,绑定Coleman、The North Face等国际客户;

战略窗口:第十九届越南胡志明国际旅博会暨2025越南国际户外用品、露营装备及运动休闲展(ITE•OUTDOOR SHOW 2025)

ITE HCMC Outdoor & Camping And Leisure Sports & Amusement Equipment Show 2025


作为越南最具影响力的户外专业展之一,第十九届越南胡志明国际旅博会暨2025越南国际户外用品、露营装备及运动休闲展(ITE•OUTDOOR SHOW 2025)将于9月4-6日在胡志明市SECC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展会由越南骆驼会展CAMEL EVENTS、广西骆驼出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、广西越中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参与联合组织,着重展示户外装备、露营装备、登山装备、运动休闲器材等产品。越南登山装备行业正处于从进口依赖向本土化生产转型的关键期,中企需通过技术输出、本地化合作及渠道创新抢占先机。

结论与建议

越南登山装备市场在政策红利、消费升级与资源禀赋的多重驱动下,正成为东南亚户外经济的新增长极。中国企业在技术、成本与供应链整合方面具备显著优势,需重点关注本土化合规(如认证标准)、渠道精细化运营(如电商与线下体验店结合)及产业链协同创新。通过参与行业展会、联合研发及产能投资,中越企业可共同塑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户外装备生态体系。